健康時報 記者 范洪巖
3月8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健康時報、人民健康聯合主辦的"創新醫藥發展,助力健康中國--2019全國兩會醫療醫藥代表委員座談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來自政府管理、醫藥、產業領域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主席林順潮指出,目前全世界平均近視發病率是百分之二十七,但中國是百分之五十。嚴重的是,高度近視全世界平均發病率是百分之2.8,我們超過百分之5,需要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這不單是眼睛的問題,眼睛不好了影響很大,這是一個大健康的問題。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主席林順潮
以前近視的人較少,農村近視的人少,但現在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變化,我們用眼的習慣、所處環境都變了,保護眼睛需要做多工作。一般情況下,父母近視,孩子近視的幾率也很大,但是后天用眼習慣可以選擇。比如看書、看手機要距離40厘米,看電腦距離80厘米,每看半個小時讓眼睛休息一下,多一些戶外活動,這對保護眼睛是很有幫助的。把這些做法推廣好,是很重要的問題,要走的路還很長。
總理提出要推動社會辦醫,推動公立和私立醫療兩條腿走路。林順潮認為,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香港的經驗可以借鑒。在香港,政府承擔公立醫療費用的百分之九十;香港鼓勵病人去私人醫院,這樣政府負擔就相對較輕;在醫療付費方面,香港有200萬人有商業保險;醫生方面,香港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醫生都是在私人醫院工作,他們一般在公立醫院10年、15年以后,能獨立成熟了,就到私人醫院。在內地,個人醫生沒有這個平臺。因此,在醫生這一塊,還沒有真正把潛能釋放出來。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兩個體系真正實現互補、互相競爭共同進步,病人有多選擇、得以分流,醫教研的功能得以很好地發揮,就能給大家創造好的就醫環境。
本文來源于健康時報網、人民健康APP,文章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oe-hzNtnxWCzWtkY1Sxb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