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30多歲的鐘生(化名)雙眼視力突然大幅下降,戴了眼鏡還是看不清。于是他來到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簡稱“深圳希瑪眼科”)就診,醫生通過檢查診斷為雙眼圓錐角膜,并提出治療建議。但他感覺眼睛沒有其他不適,就未予理會,沒想到2年內就發展到近乎看不見的地步。近他又回到深圳希瑪眼科,拯救其視力的只有后一招了--角膜移植。
圓錐角膜發病急劇 眼睛視力僅0.02
這次為鐘生看診的是深圳希瑪眼科的角膜和眼表疾病專家哈斯爾。據他介紹,圓錐角膜是一種角膜發育異常,常在青春期發病,其特征是角膜像圓錐狀突出,角膜頂端的角膜基質層變薄,會引起不規則散光,視力嚴重下降。圓錐角膜發病急劇,累及雙眼,但雙眼進展多為不對稱性,呈漸進性發展,導致視力不同程度下降。
“圓錐角膜是一個難以治療的眼疾。在疾病早期,單純戴眼鏡就可矯正。當角膜表面變成不規則散光時,應配戴硬性角膜接觸鏡(RGP),再進展就要進行角膜膠原交聯術(CXL),發展到重度時應用角膜熱成形術或角膜移植術。”哈斯爾醫生介紹說。
(希瑪眼科外籍專家哈斯爾看診)
當時醫生建議鐘生進行雙眼角膜膠原交聯手術。然而,鐘生當時沒有采納這個治療方案,錯過了治療良機。沒想到,時隔3年他又回到了深圳希瑪眼科,此時他左眼裸眼視力僅0.02!右眼情況好一些,但裸眼視力也只有0.15。此時他只剩下一個選擇:角膜移植。
并發多種眼疾手術難度大 新主流角膜移植技術助其復明
由于鐘生雙眼還患有并發性白內障和雙眼上瞼下垂,情況復雜,角膜移植手術難度較大。哈斯爾擔任其主刀醫生,先為其左眼進行角膜移植,等左眼后再考慮為其右眼移植。
據哈斯爾介紹,以往進行角膜移植手術采用的是全層角膜移植方式,即置換病人的全部角膜組織,然而并不是所有病變都會損傷角膜的全部組織。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眼科顯微手術的發展,角膜移植已經進入板層角膜移植時代,可根據病情需要盡量保留患者仍具功能的部分角膜,只移植取代受損組織,降低手術侵犯性、并且也降低排斥幾率。這種手術方式較為安全有效,而且手術后傷口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同時由傷口引致的術后散光也比較少。
近日,哈斯爾醫生為鐘生進行了左眼深板層角膜移植術。手術很成功,沒有出現移植排斥,術后視力得到大幅提升。哈斯爾醫生說,這并不是終效果,術后其視力會慢慢提升。鑒于其病情復雜,這個視力提升已經屬成功。
哈斯爾醫生表示,鐘生左眼有些術后水腫,這屬于正常情況,兩三個月后,水腫會消退,一年后才能完全,屆時即可拆線,并考慮進行白內障手術。
角膜病嚴重可致盲 深圳引入外籍專家解決疑難眼病
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薄膜,看似平常實則非常脆弱。據了解,目前全國因角膜病變致盲有400多萬患者,每年新增患者約10萬人,然而每年開展的角膜手術量大約在5000至10000例之間。在全國統計的三萬多眼科醫生中,能真正成熟開展角膜移植手術的醫生并不多。
近年來,深圳市政府通過醫療衛生“三名工程”等多項舉措,大力引進醫療人才,推動全市醫療事業發展。深圳希瑪眼科作為內地港資眼科醫院、深港醫療合作代表醫院,目標是把香港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技術以及香港的醫德、醫風和醫療管理帶進內地,服務有需要的病人。通過引進多位外籍眼科專家,讓市民在家門口就可解決疑難眼病。
哈斯爾醫生是深圳希瑪眼科新引進外籍眼科專家,曾在印度頗負盛名的納拉亞納-尼特拉亞眼科專科醫院擔任多年的角膜和眼外科顧問醫生,在角膜、眼表疾病和屈光手術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入的研究,此外,他也是角膜移植手術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