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17年妻子成功進行視力矯正手術,丈夫深情譜歌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文 深圳商報記者 李博 攝) “這個家因為有你而歡聲笑語,你的眼睛因為這個家而失去光明......我是你的眼睛,隨你一起走遍海角天涯;我是你的眼睛,永遠伴你度過一年四季。”
近日,記者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采訪時,好幾位醫護人員都向記者推薦了這首叫《我是你的眼睛》的歌。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55歲的深圳市民林先生。之所以感動了那么多醫護人員,是因為林先生和失明17年的太太余女士之間的故事。
右眼失明17年不敢做手術
1993年,林先生南下深圳,當時余女士已經患上了青光眼,但因為一個人要照顧5歲的女兒,錯失了優質的治療時機。1996年,余女士接受了激光手術,誰知術后右眼失明,左眼也是管狀視野,“就是像在隧道里,只能看到中間一小道亮光。”
青光眼造成眼壓上升,余女士不得不長期使用縮瞳降壓的眼藥。2004年,余女士的雙眼晶狀體出現了渾濁,形成了白內障。因為瞳孔緊縮,手術難度很大,當年只有40歲出頭的余女士不得不提前辦理了病退手續。
為了能讓妻子復明,這些年來,林先生陪著妻子到過不少城市就醫。由于存在一定的風險,余女士一直沒敢接受手術。
艱難的選擇
7月26日,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國的港資眼科醫院--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被納入深圳定點醫保機構。余女士從收音機里聽到這個消息,就讓丈夫上網查查林順潮醫生的資料。
8月16日,林先生陪余女士來到了醫院,并如約接受了林順潮的診療。檢查后,林順潮發現,余女士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只有不到0.1的視力,視神經僅余5%;其白內障已經達到5級的硬程度。
林順潮并沒有直接將手術所有風險都擺出來讓余女士自己選擇是否手術。林順潮說:“我知道你的右眼完全看不見,左眼對你很重要,我理解你選擇手術肯定很困難。但以后再做手術,風險會高。”他告訴余女士,盡管手術存在風險,但手術結果是審慎樂觀的。
林順潮的“樂觀”來自于他2007年全世界的中切口無縫線手動白內障摘除手術。這個方法曾在2008年獲得美國白內障手術學會年會手術錄像比賽教學組的第二名。由于這個手術安全易學,所以這幾年林順潮向國內8省的26個“亮睛”工程復明中心大力推廣,累計了10萬例的成功病例。
林先生和余女士回家前思后想,認為還是應該把握這個機會,決定手術。
丈夫為妻子譜寫歌曲
“雖然我決定手術,但心里還是七上八下。”余女士說,8月29日下午,在手術室外等候的她心情怎么也不能平復。當林順潮發現她手腳冰冷后,提出可以讓林先生陪伴她進入手術室。
“這是我會終生銘記的時刻,17時5分至18時10分。”林先生說,太太的手一直緊緊地握著他的手,他就站在手術臺前,親眼目睹了整個手術過程。
第二天上午10時,當蒙在余女士左眼上的敷料揭開時,她終于在十多年后次清晰地看到了丈夫的面孔,“原來你還這么年輕?”夫妻倆激動地抱在了一起。隨后的檢查結果顯示,余女士左眼的矯正視力由術前的0.1提高到0.6。
由于余女士視力不良,多年來從沒有上過網,沒有微博也沒有微信。但她手術后,堅持一個字一個字地將自己的心情寫成感謝信,讓林先生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9月23日是他們結婚28周年紀念,林先生打開微博輕輕點開一個MV,原來這是他送給余女士的驚喜,自己詞曲創作的《我是你的眼睛》,并在他弟弟的幫助下完成了合成和MV的錄制。在回到醫院復診時,余女士跟醫護人員分享了自己的喜悅。“雖然詞曲都比較簡單,但都是真情實感。”手術室護士長告訴記者,自己從醫多年,見到的大多數是妻子一直照顧長期患病的丈夫,但丈夫照顧長期患病的妻子的并不多見,林先生可以稱得上是“深圳好老公”。
林順潮表示,嚴重白內障作為致盲的前任眼病,在國內發病率高達千分之一,中國每年新增嚴重白內障患者130萬。由于過去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等白內障成熟了才做手術,耽誤了手術的優質時機。其實由于人工晶體植入和手術方式的改變,白內障手術已經成為一項成功率非常高且十分安全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