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順潮,國際眼科教授。一個月前,他在深圳開辦了內地港資醫院--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被視為亞太眼科界領軍人之一的他,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13年,成功把中文大學眼科打造成全球的眼科中心之一。
在眼科學界和治療界卓有建樹的林順潮,對于眼睛的保健、眼疾的預防與治療是如數家珍,深圳商報記者有幸邀得林順潮教授為讀者講授醫療和保健知識。
深圳商報記者張妍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近視發病人數位列世界,而深圳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為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左右。其中小學生近視率也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4.6%;高中階段學生的視力不良率高達81.65%。
而“老花”則是幾乎每個人生理發展的必經變化。醫生表示,一般來說,老花會在40歲開始,每5年加深50度,到60歲左右穩定下來。這兩種問題的成因是什么?究竟能不能預防?又有什么樣的治療方法呢?
深度近視增加患并發癥幾率
在醫學上,近視、遠視、老花、散光等通常都被視為“屈光不正”。對于造成近視的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但大致認為有兩大類,一是與遺傳有關,父母有近視的,下一代患上近視的機會比普通人高;二是后天的不良用眼習慣,如用眼過度等。
林順潮指出,近視600度以上可以稱之為“深度近視”,1000度以上就屬于“病態性近視”。“近視,尤其是深近視會影響眼球結構,增加患上視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和黃斑點病變等并發癥的機會,有可能把患病年齡提前10年,及同時出現多種并發癥,損害視力。”林順潮說,近視度數越深,患上并發癥的機會越高。也就是說,致盲的可能性越大。
“遺傳因素不可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或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林順潮提醒,首先,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應該與書本保持至少40厘米的距離。其次,使用電腦時,電腦屏幕與眼睛距離也是宜遠不宜近,少距離80厘米。第三,用眼持續39分鐘,就應該望向遠方(6米或以上)30秒,讓眼內肌肉完全放松。第四,多作戶外運動,但值得提醒的是紫外線過強可能灼傷角膜,所以要做好防止紫外線的保護措施。第五,3歲開始定期驗眼。第六,發育過程中,患上近視便要配戴眼鏡,并且度數要配足。
據林順潮介紹,阿托品是目前有效防止近視度數加深的藥物。不過,使用前必須咨詢專業眼科醫生,必須在醫生處方下使用。
激光矯視手術安全性高
對于時下不少人選擇手術治療近視,林順潮表示,目前治療近視的手段有準分子激光矯視手術和微創晶體摘除并植入人工晶體手術兩種。前者能夠解決近視,也能同時處理高達600度的散光,以及矯正500度以內的遠視;后者適用于近視度數太深,但又不適合做激光矯視的患者。
前段時間,臺北醫學大學眼科教授蔡瑞芳突然宣布,由于他長期觀察發現接受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后視力明顯下降,所以今后將停做此類手術。這使得激光矯視手術的安全性再度受人關注。同樣作為眼科強大的林順潮則認為,“目前的矯視手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加入了制造角膜瓣的步驟,讓經歷激光打磨的傷口完全被角膜瓣遮蓋及保護,大大減少了表面傷口的面積,從而減少了痛感及視力所需的時間。即使糾正高達1500度的近視,也少有反彈的情況發生。”
而且,角膜瓣邊緣的傷口一般在術后24小時內便會自然愈合。對于蔡瑞芳提出的并發癥問題,林順潮說,他同意角膜瓣愈合后,其粘力多只能回復到手術前的90%多,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對于深度近視患者,都有可能出現病因不明的視力衰退,與激光矯視手術沒有直接必然的關系。
但他提醒,手術并不能改變拉長的眼球,因此近視的并發癥風險沒有降低,所以一定要注重預防近視的形成和加深。
良好用眼習慣減輕老花癥狀
老花,并不是眼病,而是人生必經階段,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而產生的生理變化。一般40歲左右開始出現。林順潮說眼球內的晶狀體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老花和硬化,彈性逐漸減弱,失去調節能力,以致看近物時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后,而非之上,產生模糊的影像。另外,如果錯誤使用散瞳藥水或者阿托品眼藥水,以及眼壓偏高都會導致老花的出現。
老花除了看近物模糊外,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后還會容易出現眼睛疲倦或頭痛的現象。
目前還沒有“完美”的方法可以解決老花,無論是配戴眼鏡、隱形眼鏡、植入特殊人工晶體、雙眼互補法、激光矯視或角膜針孔鑲嵌手術都各有利弊。特別是手術治療前,必須要咨詢相關手術風險和意見。但日常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可以減輕老花的病癥和困擾。
林順潮表示,,近距離閱讀或工作時,定期放松和休息,每隔30分鐘讓眼睛看遠處30秒。第二,閱讀距離保持在30厘米左右。第三,加強室內光線強度,充足的光線有利于使瞳孔縮小,加強精神和看東西的能力,有助減輕老花癥狀。
相關鏈接
正確驗光是配戴眼鏡步
不論是近視還是老花,配戴眼鏡都是簡單的矯正方式。但是怎樣的眼鏡才合適自己?首先就是度數要準確。“無論是眼鏡或是隱形眼鏡都要遵循3大原則,除了度數準確外,還要配戴后視物清晰,眼睛要舒適。舒適的標準是沒有頭暈、眼痛等不良反應。”林順潮表示。
采訪時,記者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遇到了市民李女士。她說,自己配戴眼鏡近30年,這次在這里驗光才發現家里十幾副眼鏡配的度數統統不準確。“想想都覺得可怕,配戴不準確度數的眼鏡不光看東西費力,還會傷害自己的眼睛。”
科學、準確的驗光是怎樣的?該院首席驗光師朱先雷表示,驗光一般要分為3個步驟,步是電腦驗光,第二步是主覺驗光,第三部是散瞳驗光,才能得出準確的度數。
“目前先進的電腦驗光儀器度可以達到1度,而其他的驗光儀器一般以25度為一個度單位。”朱先雷表示,先進的電腦驗光一起還配有非接觸式眼壓計,可以測量眼壓,以及測量角膜曲率。“角膜曲率是配隱形眼鏡的重要參數,如果角膜曲率超過正常值則不適宜配戴隱形眼鏡。曲率不正常可能是先天性,也可能是漸行性,如果是后者則可能由角膜炎、結膜炎、沙眼等眼疾造成的。”朱先雷提醒,配隱形眼鏡還要考慮眼部肌弧和眼球直徑等參數。
即使是配一般眼鏡都必須考慮配戴的舒適程度,因此除了電腦驗光外,還要通過驗光師人手調節度數后,再由驗光者自我感覺是否屬實。
加上有的人很可能是眼部疲勞引起的假性近視,所以后還要點滴散瞳藥水后進行驗光。“假性近視如果長期配戴眼鏡就會發展成真性近視。”朱光雷說,特別是少兒的眼部調節能力特別強,要進行散瞳驗光。
三步驟驗光是為了能夠得出眼睛真實的度數,但普通眼鏡店由于場地和人員有限,很難做到以上三步驟,尤其是醫學散瞳驗光。所以,醫生建議,在配戴眼鏡前很好先到正規眼科醫院或者大醫院眼科進行醫學驗光,拿到處方后再到眼鏡店配眼鏡。
(深圳商報記者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