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順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由他參與牽頭的內地港資全資醫院即將在深圳開業。
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表示辦醫療“雙軌制”是趨勢
多年參加全國兩會并堅持提交有關“鼓勵社會辦醫”議案的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眼科醫學強大林順潮教授今年兩會期間心情大好--他的建議終于成為了現實,由他牽頭成立的港資全資醫院即將在深圳開業。
本報訊(本報特派記者賀涵甫、盧文潔、李棟、王廣永、全杰)由林順潮教授牽頭成立的港資全資醫院即將在深圳開業,這將為內地公立醫院帶來怎樣的觸動?對正在進行中的醫改有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昨天專程前往林順潮所在的代表駐地“北京飯店”,對其進行了專訪。
“作為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會有風險。但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有意義。”林順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由他參與牽頭的內地港資全資醫院即將在深圳開業。這家目前只限于眼科醫療服務的港資醫院面臨的將是“未知但充滿挑戰性的前途”。
“我做這個嘗試,是為了可以真正推動中國內地公立和私營醫院雙軌制發展的良好局面。”林順潮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了‘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的主旨思想。”林順潮認為,由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并存的雙軌制醫療體系將是中國醫改的大勢所趨。林順潮表示,此次全國兩會期間引起關注的“大部制”改革,也是內地醫改的重要一部分,“機構不必多而冗雜,但必須權責明確。這是香港醫療發展的重要經驗。”
林順潮提到了正在某些地區開展的“家庭醫生”社區醫療模式試點,“醫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民眾可以就近擁有常規且優質的醫療服務。家庭醫生可以在初診、預防、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也為公立大醫院分擔了壓力。”“但要做好醫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林順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