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主席林順潮接受采訪。中新社發陳小愿攝
中新社記者陳小愿
1994年獲選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當選世界杰出青年,1998年獲得香港杰出青年領袖獎,2000年他又獲選明日世界領袖。
他參與過多項眼科醫學及手術研究,曾進行過香港首宗變形蟲上眼手術,全球首宗眼眶神經鞘纖維水囊切除手術。
但在香港“聲名遠揚”的他,被內地民眾所熟知的,還是他發起的“亮睛工程”扶貧醫療行動。
他是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主席林順潮。
多年來,他熱心于與眼科有關的公益事務,積極參與香港與內地的護眼活動,并親身到內地進行眼科手術,培訓內地醫生。
“復明一人,溫暖一家。”這是林順潮進行扶貧醫療的理念。早在1997年,他就參與“健康快車”籌備工作,通過香港企業家和普通市民發起捐款,經特別設計建造的、設施完備的眼科火車醫院,開進內地偏遠農村,為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
1999年,他成立光明行動護眼基金,推動香港及內地防盲及治盲工作;2004年,他策劃“關心是潮流”農村扶貧醫療計劃;2006年,他與香港醫學界人士發起“亮睛工程”,深入內地基層進行醫療扶貧工作。
林順潮說,希望幫助內地基層建立“帶不走的眼科醫療隊”。作為非營利性的防盲專業機構,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宗旨,通過在香港募集善款,向內地相對貧窮地區捐贈眼科儀器、培訓眼科手術醫生、傳遞現代管理理念,為貧困地區盲人提供高質量、低收費、以白內障手術為主的眼科服務。
“亮睛工程能迅速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李嘉誠等人為基金會慷慨解囊,成龍、鄧亞萍等人都擔任過亮睛大使。”
據林順潮介紹,目前亮睛工程已在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地多個省市捐助成立25個亮睛點,培訓超過100名眼科醫生獨立開展白內障手術,開展免費或低收費白內障手術超過9萬例。
林順潮并不滿足于現在的成就。他說,內地的白內障患者還有很多,每年還有許多人需要手術復明。“希望在2020年之前,在全中國人多而貧困的地方捐建10個慈善眼科醫院,為生活在基層的百姓提供可負擔的可持續性發展眼保健服務”。
據介紹,目前亮睛工程的家慈善眼科醫院設于廣東省汕尾市,預計本月底將正式投入服務,每年擬服務患者5萬人次。
盡管亮睛工程發展迅速,但也面臨一些困難,“香港的慈善機構不能在內地注冊,難以在內地籌集資金。”
今年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林順潮就帶來了包括“加快國內慈善事業發展的進一步建議”、“推動國內眼角膜捐贈”等議案。
林順潮建議內地借鑒香港的經驗,在一定范圍內允許境外基金會、行業協會等進入內地登記注冊,進一步放寬條件,讓港澳臺同胞加入到內地的公益事業中,借鑒境外成功的運作及管理經驗,加強內地與境外的交流與合作。
“讓兩地的民眾多地參與到醫療扶貧慈善事業,也可以減少國家和社會的醫療壓力。”林順潮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