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在深圳、梅州兩地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組織的幫助下,《深圳都市報》與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聯合發起的關愛抗戰老兵光明行動,又迎來了89歲的謝學潘和92歲的沈培仁兩位老兵爺爺,他們將在深圳接受國際水準的眼科手術治療,即將重見光明。
(醫生在為抗戰老兵檢查眼睛)
深圳梅州兩地聯手關愛老兵
9月5日,由《深圳都市報》聯手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協會、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等愛心企業組成的“關愛抗戰老兵醫療隊”奔赴梅州,為120名抗戰老兵們免費進行了健康體檢并留存醫療檔案。不少生活條件貧困的老兵當場表達了希望得到在深圳救治的意愿。在當地志愿者組織的幫助下,篩選了部分身體條件適合長途旅行的老兵,分批擇期來深圳實施復明手術。此次來深的老兵就是其中的兩位。
來深老兵感嘆,深圳就像天堂一樣
記者一行兩人作為《深圳都市報》的代表,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病房看望了兩位老兵爺爺。老人剛做完術前檢查,精神狀態很好,正憧憬著術后重見光明的喜悅。
見到有人來看望,謝爺爺激動地握住了記者的手,不停地說:“感謝,感謝,辛苦你們了。”謝爺爺的孫媳婦告訴我們,老人的眼睛從幾年前就開始視力模糊,還常常流淚,一直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生活上極為不便。梅州的志愿者每個月都會來家里看望老人、陪老人說說話、給予一些生活上的幫助。深圳“關愛抗戰老兵醫療隊”赴梅州期間,也是志愿者帶著老人去做了專業眼科檢查,才知道是老年性白內障,且病情已經很嚴重,而且比較復雜。
能夠來到深圳接受免費復明手術,兩位老人非常開心。92歲的沈爺爺是次來到深圳,他說:“感覺這里非常好,就像天堂一樣”。沈爺爺的家屬稱,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的護士照顧老人非常周到,每次送藥都會提醒先用熱毛巾敷眼、清潔眼睛后再上藥,還交待家屬為老人按摩,“一家人都覺得這里像春天一樣舒服、溫暖。”
憶往昔崢嶸,惜和平光景
雖然已經是90歲的高齡,說起往昔的戰火硝煙和生離死別,兩位爺爺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
1942年正式參軍時,沈培仁年僅19歲,生平次離開家鄉和親人,遠赴湖南作戰,直到抗戰勝利。3年時間,一直扛著98斤重的馬克沁重機槍,輾轉湖南長沙、湘潭、衡陽、株洲各地,幾乎走遍了整個湖南,打了數不清的仗。
沈爺爺經歷的慘烈的一場仗是在株洲,三天三夜,所有人都得強打精神不敢睡覺。戰場休息時,槍就靠在身上,一有風吹草動立刻扛槍上陣。在那次戰役中,他的右腿兩次中彈,“當時想的就是一定要把敵人打退,腿上根本感覺不到痛。”沈爺爺笑著告訴記者,“幸好都沒有打中骨頭,這樣,傷好了還可以接著殺敵。”
謝學潘在抗戰期間的任務是負責輸送新兵到前線。“當時全國都在打仗,我們從梅州五華送新兵到云南,靠雙腿走路,一天60公里,來回走了兩年多。”由于新兵還沒培訓不能上戰場,軍隊一遇到打仗就得改變路線,他們曾經在緬甸爬了兩個月的山路,吃飯、睡覺、躲避風雨都在山上的舊馬棚,有時候連馬棚也沒有,只能就地扎營。
雖然當年的崢嶸歲月至今都讓老人激動不已,但眼下的和平光景才是他們的心愿。“我們打仗就是為了國家不受欺侮,大家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老人說。
兩名老兵有望重見光明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的外籍醫生蘇維新告訴記者,兩位老人目前的雙眼視力水平都很差,由于年齡較大,眼病情況比較復雜。經過詳細檢查,謝學潘已經于昨日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今天就可以揭開紗布。但沈培仁有嚴重的干眼癥,并發現有感染,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將結合中醫眼科的針灸、熏眼和離子導入,希望盡快治好沈爺爺的干眼,一個星期后經評估確定如果條件許可,將擇期手術,讓老人重見光明。
深圳都市報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抗戰老兵成為了全社會的焦點,許多老兵晚年的困苦生活,通過媒體報道也得到了社會的關注,但幫助這些特殊的民族英雄、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解決困擾他們的疾病,卻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有愛心的企業和個人持續奉獻。在熱潮過后,像志愿者和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這樣,依然堅持默默付出,能體現出愛心和社會責任的可貴。
(深圳都市報)
進入深圳都市報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