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2月21日訊(記者 何亞南)惡性疾病難治,一方面是因為其病癥嚴重,另一方面則在于它們善于偽裝,容易誤導醫生判斷,延誤治療時機。近日,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眼底科副主任醫師林妙麗與顧問醫師尼思特聯合會診,成功診治一例淋巴瘤偽裝綜合征病例。目前,患者眼內腫瘤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葡萄膜炎”,竟是另有隱情
年近70歲的深圳居民張叔叔(化姓),幾年前左眼視物逐漸模糊,眼前有黑影飄動。經診斷,他的左眼被確診為葡萄膜炎,并在外院給予全身和局部的激素治療。然而,治療后張叔叔左眼的癥狀未得到改善,視力持續下降,黑影愈發明顯,近期右眼也開始出現相同癥狀。面對可能雙眼失明的危機,張叔叔開始四處求醫。聽聞朋友在深圳希瑪眼科成功治愈眼病,他立刻預約就診。
來到深圳希瑪眼科時,張叔叔眼睛玻璃體渾濁較為嚴重,左眼僅剩手動視力。眼底科顧問醫師尼思特接診了張叔叔。查看他以往的檢查報告與治療方案后,憑借豐富的診療經驗,尼思特判斷張叔叔所表現出的葡萄膜炎癥狀,實則是偽裝綜合征——這是一類臨床表現類似葡萄膜炎,卻是由腫瘤及非腫瘤因素引發的非炎癥性疾病。
鑒于偽裝綜合征屬于眼底內科的疑難病癥,尼思特在安排張叔叔進一步檢查的同時,迅速聯系眼底內科專家林妙麗,確認自己的判斷,并與林妙麗共同會診,商討張叔叔的診療計劃。
全力收集“證據”,及時守護健康
綜合考慮張叔叔的年齡、病程及前期治療情況,林妙麗高度懷疑他實際患有眼內淋巴瘤。淋巴瘤可能原發于眼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張叔叔目前無法排除淋巴瘤在眼外存在的可能性。為了便于患者接受病情,也為后續綜合診療奠定基礎,兩位專家在管控病情發展的同時,及時開展了腫瘤“證據”的全面收集工作。
尼思特為患者手術(圖文無關)。
通過核磁檢查,首先排除腫瘤對中樞神經有影響后,尼思特通過抽取房水、眼內液、診斷性玻璃體切割術等,為張叔叔進行玻璃體病理學、房水細胞因子(IL10/IL6 比值)、基因學等檢查。各項結果均證實,張叔叔雙眼患有眼內淋巴瘤,尼思特也為他實施了眼內化療,有效控制了眼內腫瘤的進一步發展。
兩位專家深知張叔叔情況的嚴重性,在檢查過程中積極協調,爭取綠色通道,盡快獲取檢查結果,以便張叔叔能盡早進行全身性排查。得益于充分的前期準備,張叔叔目前已順利在綜合醫院做進一步的排查與治療。
林妙麗為患者檢查看診(圖文無關)。
兩位專家提醒,眼內淋巴瘤主要發生于中老年人,倘若病情延誤,不僅會導致失明,還可能引發淋巴瘤轉移,最常見的是向中樞神經轉移。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2014年曾報道,在診斷為葡萄膜炎的患者中,偽裝綜合征占比達2.5%。如果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被診斷為葡萄膜炎,經反復激素治療無效或病情加重,需警惕眼內淋巴瘤的可能,應及時前往專業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本文由希瑪眼科供圖)
責任編輯:孫遜]
來源:深圳新聞網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5-02/21/content_31470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