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4歲的世紀老人王秀英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白內障復明手術。術后次日,老人視力良好。據了解,這是“亮睛工程·希瑪眼科深港貧困長者白內障光明行”實施以來救助的齡患者,也是這一項目的第58位受術者。該項目將為貧困長者提供150例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
老人接近失明生活無法自理
祖籍河北廊坊的王秀英在1949年前跟著參加革命的丈夫東奔西走,后在內蒙古包頭落戶。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后,老人的子女把她接到了深圳生活。在深圳,老人靠著丈夫的一點撫恤金以及并不富裕的兒女們的接濟艱難度日。
從幾年前開始,老人的身體出現了各種狀況,先后因為慢阻肺、心臟病多次入院,花費了高昂的醫療費。老人的手指、關節也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全都變了形,出門得用輪椅推著。
兩年前,老人開始覺得眼前有黑影,并且視力逐漸模糊,在眼科醫院檢查后,確診為雙眼老年性白內障,但她想著不要加重兒女的負擔,因此沒有答應手術。漸漸地,老人的視力越來越模糊,已經到了接近失明的地步,加上耳背,老人的生活已然不能自理,每天郁郁寡歡。有好幾次,老人都有了輕生的念頭。
2018年5月,老人的兒子偶然了解到“亮睛工程·希瑪眼科深港貧困長者白內障光明行”的公益活動后,立即和亮睛工程取得了聯系。經過亮睛工程工作人員的核實,老人成為該公益活動的第八批受助長者之一。
患白內障時間長手術難度高
6月10日,王秀英老人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了希瑪眼科醫院。經過一系列詳細檢查,醫生決定先為老人進行右眼手術治療。由于老人年齡偏大,醫護人員為她制定了詳細的手術和護理方案,確保手術順利實施。
主刀醫生是希瑪眼科醫院醫務總監、白內障專科主任詹行楷主任醫師。他從事眼科臨床工作逾25年,成功完成各類白內障手術過萬例。2005年起,詹醫生屢受原國家衛生部指派赴中華健康快車工作,其先后工作過的站點包括云南曲靖、大理、楚雄,山東德州、四川南充、新疆喀什等,并在其中5站擔任醫務主任。同時他參與亮睛工程的扶貧項目,擔任高級培訓導師,培養全國各地的眼科手術人才。
據他介紹,王秀英老人患白內障時間比較長,晶狀體核度硬,手術的難度相對會比較高。6月11日上午,王秀英老人被推進了手術室。詹行楷主任僅用了10分鐘的時間就成功摘除了老人的白內障并植入人工晶體。老人從進入手術室到出手術室不過半個小時,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后次日,老人拆掉眼上的紗布,下地行走的那一刻,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激動地對著大家比劃道:“能看見了,能看見了。”
專家提醒:白內障無需“熟了”再做
針對家屬們關心的高齡老人手術安全問題,詹行楷主任表示,只要患者身體條件好,并做好術前檢查和術中監護,白內障手術都可以順利完成。
另外,老年性白內障的手術時機也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詹行楷主任說,目前不少老年人及其家屬仍然認為白內障“成熟”了才能手術,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點。目前的白內障手術技術,無需等待白內障“成熟”,只要視力下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即可考慮手術,越晚手術,手術難度越高,術后的視覺質量也不如早期治療的好。
據介紹,在我國,白內障是主要的致盲原因。為幫助貧困老人重見光明和希望,“亮睛工程·希瑪眼科深港貧困長者白內障光明行”援助病種主要是白內障,重點幫扶對象為居住在廣東省地區年齡50周歲以上的老人,手術實施單位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是內地港資眼科醫院,旨在通過國際技術和眼科專家團隊,讓符合條件的白內障患者真正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該項目將為貧困老人提供150例免費白內障救助手術,符合條件的長者可向亮睛工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