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眼科醫院病房內,手術后的裘老太用手機向記者展示她的老照片。
92歲的裘德斐和90歲袁影中均是在深多年的抗戰老兵。日前,在深圳市新四軍研究會、深圳獅子會博雅服務隊、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深圳關愛抗戰老兵團隊等公益機構和愛心企業聯手啟動的“關愛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復明工程”中,兩位已至鮐背之年的抗戰老兵,接受了免費白內障手術,視力。這讓她們擁有了一個好的晚年。
老兵們大多需要的是精神關愛,有人探望他們、聽他們講從前的故事。這次我們兩個重新視力,非常開心。謝謝深圳關愛抗戰老兵團隊,謝謝醫院,謝謝各個公益機構和愛心企業,給你們添麻煩了。
--抗戰老兵裘德斐?
在革命戰爭年代,老兵們用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為抗戰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后代,應該沿著這種革命足跡,不忘初心,努力前行。能為他們的健康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們對歷史誠懇的敬意。
--深圳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胡煒
右眼自幼斜視 女學生在戰火中蛻變為女戰士并收獲幸福
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袁影中,70年前是抗日政工隊里的一朵軍花。
1945年5月初,袁影中的家鄉---湖南資興一帶淪為日軍占領區,家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雖然家族世代從軍,但自幼右眼患有斜視的袁影中一直無緣戎裝。直到聽到當時駐扎在資興七里山的抗日部隊國民黨暫二軍暫二師著手組建政工團,在當地招收流亡學生的消息,時年僅18歲的袁影中便立即與當時的男友曹含中報名參加。
據袁影中回憶,當時報名參軍時,曹含中的父親、黃埔一期生曹向經已被駐扎在當地的日軍將領高橋敬逸下令活埋、不幸犧牲。但這并沒有阻礙兩位年輕人投身部隊、保家衛國的決心。就這樣,袁影中與曹含中成為了這支活躍在湖南資興七里山一帶的抗日政工隊里的兩名抗日新兵。
這支抗日政工隊一共有20來人,大部分為青年學生。在戰前,他們唱抗日歌、貼抗日標語,進行抗日宣傳。在戰時,他們到耒陽參戰。不分晝夜地行軍,腳板走得一個又一個血泡,到了宿營地,還要背熟劇本的臺詞、排演節目、唱歌、寫標語、寫墻報......也是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既是情侶又是戰友的袁影中與曹含中終于喜結連理,結為夫妻。
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抗日政工隊自動解體,袁影中與丈夫曹含中解甲。
兩次登手術臺 90旬老兵終獲光明晚年
年輕時的從軍衛國經歷讓袁影中很是珍惜。201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時,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被袁影中一直小心地收在身邊。
丈夫去世后袁影中就一直與女兒一家同住在深圳。性格開朗、為人健談、生活上經濟無憂的袁奶奶雖然已是90歲高齡,但身體還算硬朗。只是左眼日益加重的白內障讓原本右眼就患有斜視的袁奶奶生活愈發的不便。在術前測試視力的時候,袁影中右眼連視力表上的字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到醫生的手在眼前晃動,視力極差,基本屬于“獨眼病人”。能否順利地為袁奶奶患有嚴重白內障的左眼實施手術,成了她視力、獲得明亮晚年的希望。
在進行了嚴格的術前檢查后,9月5日,袁影中次躺在了切除白內障的手術臺上。但已經有90歲高齡的她,因為種種原因在手術臺上“臨場退堂”,9月8日,袁影中第二次登上手術臺,并成功接受了左眼白內障手術。據主刀醫生---希瑪眼科院長林順潮介紹,雖然老兵袁影中年紀較大,角膜的內皮基數比較少,晶體核也比較硬,但通過現代的白內障微創手術,在患者的配合下,手術進行的很順利,目前良好。
不能慶祝勝利 只因要堅守崗位履行軍醫職責
與袁影中一同接受“關愛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復明工程”一期援助的,還有今年92歲高齡抗日老兵---裘德斐。1944年,剛到20歲的裘德斐從江西醫學院(前身醫專科學校)第二期護士科畢業,隨即同全校畢業生一起投筆從戎,參加抗戰。在知識青年遠征軍209師師部接受軍事訓練之后,裘德斐先后被分配到師部野戰醫院(福建)任中尉軍醫,主要為部隊女兵提供醫療服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裘德斐隨即調至紹興野戰醫院。已經解甲71年的裘德斐至今還清晰地記得,1945年得知抗戰勝利消息當天的情形,“那天正好是我執勤,聽見人們在街上敲鑼打鼓地歡慶勝利,我非常激動,也好想走上街去跟大家一起慶祝,但是我不能”,裘德斐說,“我必須堅守在崗位,我身上承擔著好幾位傷病員的任務,我一刻也不能離開,我必須為他們負責”。1946年秋,袁影中復員,這位曾經肩負著傷病員安危的軍醫,換上白大褂,成為了一位在地方醫院里的“白衣天使”,繼續她救死扶傷的使命。
堅韌:9 2歲獨自上手術臺堅持住養老院
70余年過去,當初一同參加抗戰的20多名校友,如今只有裘德斐和江西上饒地區的王小寶兩位老兵健在。提起當年的故事和當年的戰友們,裘德斐總是會擺擺手回答,“他們都不在了”。但曾在抗戰隊伍里擔任軍醫的經歷,卻塑造了裘德斐的堅韌性格。
10年前,裘奶奶的視力開始下降,發展至今雙眼晶體混濁,雙眼裸眼視力僅為0 .2~0.3左右。但在獨立要強的裘德斐的一再堅持下,已經育有五個子女的她搬進了深圳寶安區社會福利院。裘奶奶說,自己在福利院有醫生照顧,有專業的老年人設施和專為老年人提供的飲食,同住在一起的老伙計們彼此間也有共同語言。
雖然如此,急劇下降的視力仍然給裘德斐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困難,“曾有3家醫院都建議我要做白內障手術”,裘奶奶說,唯獨是此次“關愛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復明工程”聯手的愛心醫療機構希瑪眼科讓她終于放下心來。她的小兒子,同為眼科醫生的汪先生在得知裘奶奶即將接受白內障切除手術后,專程給主刀醫生詹行楷寫了一張賀卡,“詹主任,家母手術交給你,我放心”。
9月5日,沒有要家人陪同,92歲高齡的裘德斐由醫護人員推進了手術室,接受“雙眼互補法”方案手術。主刀醫生詹行楷介紹,手術后裘奶奶雙眼看近看遠都達到了不錯的視力效果,大部分閱讀和日常生活上的視力需求都可滿足。
據了解,為兩位老兵提供救助的“關愛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復明工程”,首期計劃為20名可手術的老兵提供白內障手術救助。目前,此公益項目仍在持續進行中,符合條件的在深老兵可報名申請。
術后的裘德斐又回到了福利院。對她來說,改變的,除了“終于能看清”以外,就是有很多關愛抗戰老兵的志愿者來看望裘奶奶,主動要求聽她“講從前的故事”。
當記者問起,裘奶奶是否在年輕的時候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子女聽時,未等兒子開口,裘奶奶便搶答道“他們都不知道”。但兒子立刻“反擊”,“我怎么沒聽過,您從前經常講給我們聽”。
記錄今天的快樂,留下當下的美好!每天,我們身邊有太多喜事發生,無論是喜結連理還是添丁進口、開張大吉還是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