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昨日的新聞通氣會,市衛計委還邀請了多位社會辦醫療機構和投資企業代表參會。市衛計委宣布,日前市衛計委專門成立了“促進社會辦醫發展辦公室”,專人、專項、專職負責社會辦醫各項具體工作。
作為社會辦醫機構的具體執行者和操作者,在實際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希望政府部門提供什么樣的幫助?昨日,多位代表呼吁,政府的優惠政策不能僅限于新增三級醫院,而要實現普惠。
深圳市和順堂醫療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鋼表示,三級醫院的投入大時間長,像和順堂這樣以中醫診所和坐堂醫為主的連鎖醫療機構,去年為深圳市民提供了50多萬人次的診療量。但由于規模小,無法受惠于《若干規定》。“遍地開花也能形成規模,也能解決深圳市民的診療需求,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細化政策,讓多醫療機構受益。”
深圳神源醫院院長肖傳國表示,深圳過去不少疑難雜癥都轉到廣州或香港就醫,如何提升深圳醫療水平成為當務之急。他認為,政府首先要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局面,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照顧基本醫療需求;回歸科研,加強高精尖醫療研究。重要的是要打破公立醫院的人才壟斷。“我認為多點執業遲遲未能全面放開是目前阻礙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關鍵。”肖傳國預計,多點執業開放后,很快就能扭轉目前公立醫院“獨大”的局面。
肖傳國十分贊賞深圳建立名醫醫療中心的做法。他表示,自己曾接待不少國際醫生來進修,“他們很多都想在深圳短期執業,但我們醫院‘廟太小’,如果能夠有名醫醫療中心這樣的地方就很好了。”肖傳國說,一是希望名醫醫療中心盡快建立,吸引國際醫生;二是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出臺配套法規政策,解決國際醫生的醫療保險等問題。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董事兼行政副院長李春山表示,三級醫院至少需要3年建設、2年的運作,一共5年的前期才能投入運行,對于社會資本來說投資周期太長。“我們既要發展三級綜合醫院,也要多發展專科醫院。”李春山表示,專科醫院解決單一病種,有利于社會辦醫療機構水平的提升,從全市范圍來看,也能形成龐大的綜合醫療資源。
李春山表示,目前發展社會辦醫機構,衛生行政部門投入,為積極,但其他政府部門似乎未能形成合力。像該院的社保資格遲遲未批,他認為,這與社保部門按照綜合醫院標準來要求他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