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政策實施以來,CEPA成為了海峽兩岸交流的國際窗口,服務貿易自由化已經成為兩岸發展的重要課題。為了促進內地經濟發展和緩解內陸醫療人才的缺口,廣東省實施落實先行先試政策,鼓勵港澳醫療服務者在粵投資醫療服務機構,為內地提供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成為CEPA發展的“引擎”
在CEPA政策的支持下,2013年,香港知名眼科醫生林順潮在內地建立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港資眼科醫院。醫院的管理和服務基本上引入香港的模式,診療費用一般參照香港私立醫療機構的模式,聘請知名的醫學強大醫生,走高端路線。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的院長是香港眼科醫學強大林順潮,他曾任亞太眼科醫學院會長,亞太玻璃體視網膜學會秘書長,自辦院以來,他每周四至周六到深圳坐診,問診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病患者。
(林順潮給患者講解眼睛狀況)
深圳本土居民主要是看常見的眼科疾病,而外地患者慕名而來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患有復雜的眼病,在較多眼科醫院治療過效果不佳或者是屢治不好的疑難眼疾,聽聞其盛名專程來看林醫生等香港和外籍專家。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打開國際窗 為疑難眼癥患者指路
港資醫療機構推出港式醫療服務,注重患者的個人隱私,采用國際化醫療團隊,實行國際化診療模式,與香港私立醫院或海外醫院具有戰略合作關系。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的醫生團隊由香港、海外和中國內地的知名醫生組成,醫院邀請了幾十名國際眼科專家組成國際顧問團隊,通過電郵和視頻對疑難病進行國際會診。
(?,攪H顧問專家團)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與香港私立醫院或海外醫院具有緊密合作的關系,患者前來就診,小病和小檢查基本上可以在門診部得以解決,若需要進行較深入的檢查和手術,門診可以代患者預約香港或海外的知名專家,也可以為患者預約到香港私立醫院獲海外醫院進行深入檢查和手術治療。
港醫來深執業 為內陸醫療發展注入新血液
隨著CEPA政策的不斷開放,吸引香港、外籍醫生在深執業,可以為深圳的醫療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將優質的國際資源引進深圳,緩解內陸醫療資源匱乏的窘況。針對一些罕見復雜型眼病患者求醫難的現狀,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利用香港、外籍及內地專家的人才優勢,逐步開設了國際特需門診項目,讓先進的眼科技術傳播到內地,讓多患者受益。CEPA政策的開放是雙向的,既提供香港醫生在內地執業的機遇,創造了港資醫院在內地港資經營的機會,同樣也鋪設了一條接軌醫療國際化標準的通道。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開業三年來的發展實踐顯示,CEPA政策促進了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快地融入到深圳的發展過程,同時也給內地帶來了專業化程度高的香港服務,帶來了國際化程度高的香港標準。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作為家由境外資本港資投資的醫院,為滿足內地患者對先進醫療技術的需求,積極引入國際優質的醫療資源,醫療人才。把香港的醫療服務引進到內地,整個醫療服務模式都是與內地不同,包括預約就診、先看病后付費、日間手術模式等,為推動粵港澳服務自由化的改革創新發揮了重要的試驗田作用,也為廣東醫療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理念。
希瑪率先實施香港醫療服務模式,為粵醫療改革提供經驗
一、堅持國際水準,堅守醫療本質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在深圳發展三年過程中,著眼內地國情和患者需要,真實地把香港國際化診療體系中的精髓搬到了深圳,從香港和海外引入資歷深、技術高和經驗豐富的眼科專家,配備設施齊全的5間國際化標準眼科手術室,大至超高倍顯微手術臺,小到手術用棉棒,全部采用全球知名大廠的優質產品,不論是認證、儀器、設備和管理,都力求與國際接軌。
二、?實行預約就診,免約并行的就診模式
倡導和推行香港通行的“預約就診”模式,為患者的分診及檢查縮短就診時間。同時,醫院實行總值班醫生制,滿足臨時求診需求。
三、實行打包收費服務模式
實施港式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及打包收費模式,同時在實踐中摸索符合國內就醫習慣的特色路徑,為深圳乃至廣東診療模式提供改革借鑒經驗。
四、眼科日間手術模式
2013年在院創辦初期,即引進眼科日間手術模式,多項國內醫院認為難度大、風險高、不愿做的手術,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都可以“即做即走”不需住院的常規手術,比如說黃斑病,這個國內醫院都不太愿做的手術,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這里不僅成功率高,而且術后超過80%病人的視力有所提升,為內地醫改提供成熟經驗參考。2016年廣州中山眼科醫院、深圳市眼科醫院陸續開始推行日間手術模式,率先為國內公立醫院解放多優質醫療資源建立榜樣。
香港眼科醫生林順潮表示:“原來有不少病人從內地跑到香港去治病,現在,在PEPA協議的帶動下,提供了香港醫生在內地執業的機遇,以前在香港美國能治的病,現在內陸也可以治了?!?/span>這無論是對于病患來說,或者醫院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情況。
香港醫院技術和理念先進,發展高端醫療服務在內地發展頗有優勢,CEPA政策給粵港澳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在醫療行業領域,既提供香港醫生在內地執業的機遇,創造了港資醫院在內地港資經營的機會,又為國內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和醫院技術上的革新,鋪設了一條與國際醫療接軌的綠色通道,開拓了國內醫療與國際醫療的合作交流的渠道,積極帶動了內陸眼科事業發展的步伐,推進海峽兩岸關系的建設,促進兩岸地區醫療水平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