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院創辦人坦言有經營壓力但對國家政策有信心
南方日報訊(記者/向雨航)經過3年的籌備,在CEPA框架下于國內建立的港資醫院--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今日正式開業。據悉,投資1.6億元的該醫院設有30張住院病床及5間設備精良的手術室,門診采取預約方式,并采取打包收費模式,收費將比深圳醫院要貴,但是只有香港醫院的70%-80%。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是一所營利性的二級眼科??漆t院,創辦人林順潮介紹,預計開業一周以后就可以進行手術。醫務人員由國內及海外眼科醫生組成,目前到位10名醫生,均是國際的眼科醫生,將長期在深圳坐診。
收費方面,林順潮說,不同醫生有不同的標準,門診收費從150元到1500元不等。手術方面,以白內障為例,深圳公立醫院一般收費8000元,在該醫院,如果是內地醫生定價在2萬元,香港或者外籍醫生定價在1.5萬元左右。
作為深圳港人眼科醫院,會給深圳市民提供哪些不一樣的醫療服務?林順潮介紹,醫院設有由16名成員組成的國際顧問團,均是國際上的眼科醫生,疑難雜癥將邀請他們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會診。希望在香港能做的眼科手術,今后在深圳也能完成。以黃斑性病變為例,香港這方面的手術與國際接軌。除了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醫院希望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作貢獻。
■鏈接
林順潮其人
林順潮在香港可謂家喻戶曉,許多政商界名流、影視體育明星及家人均是其顧客。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教授長達13年,曾任中山大學特聘教授及眼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亞太區眼科醫學院秘書長、《亞太區眼科醫學雜志》總編輯。他的多項眼科病例手術開了香港甚至全球先河,包括香港首宗變形蟲上眼手術及全球首宗眼眶神經鞘織維水囊切除手術。
肯定會水土不服希望半年后不虧
花了一年選址
南方日報:您在香港已經頗具度,為何選擇來內地辦醫院?
林順潮:我是全國人大代表,對國內的醫改非常了解,其中一個重點是鼓勵私立醫療服務的開拓與發展?,F在內地醫療保險體制已經較為完善,選擇公立醫院之外,可以多一些醫院選擇。
其次,中國內地逐漸老齡化,白內障等眼退化疾病增多,且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有經濟實力的群體愿意在這方面付出。
南方日報:在籌建醫院的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
林順潮:遇到的困難不少。首先是下決心很難,不過,通過對醫改的了解,估計國家的政策不會變,后下了決心。其次是選址很困難。曾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考察,后把醫院定在深圳。深圳是改革城市,很多事情都先行先試。另外,靠近香港,居住在香港的醫生往返家中比較便利。結果,選址就花費了近一年。
再就是申請牌照難。從市衛生部門,再到廣東省、衛生部。為了做環評、污水處理、消防處理的評估,又花費了好幾個月。
內地稅收太重
南方日報:深圳已經有幾家港人港資門診,情況并不是很好,港人門診還面臨關閉。你有沒有擔心醫院會遭遇水土不服?
林順潮:肯定有壓力。作為家港人眼科醫院,如果成功,就可以讓多人有信心到內地辦醫,但也做好了水土不服的心理準備。我希望6個月后就不虧損,如果一年還虧損的話就要想辦法了。
南方日報:在深圳辦醫院與在香港辦醫院哪個容易?
林順潮:在香港容易。首先是投入成本高,在深圳要買房子。其次是內地的稅很多,香港稅收很低,是收入的15%,國內達到30%-40%;香港的營利稅是16.5%,國內是25%。
南方日報:為了吸引多港澳臺胞來深圳辦醫,您認為還需要哪些政策方面的支持?
林順潮:香港等地有人才也有資金,希望在土地供應、稅收和人才引進方面有多的優惠政策。
每年開展500例白內障扶貧手術
南方日報:您一直熱心于與眼科有關的公益事務,醫院開業后,是否考慮結合醫院做一些慈善事業?
林順潮:在香港我們有一個“亮睛工程”,我是創辦人,也是工程慈善基金會主席。我們在國內的辦公室就是在深圳的醫院里面,也是內地的一個培訓基地。另外,我們每年在內地開展500例的白內障扶貧手術,只要符合條件的人都可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