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生林順潮是慈善工程亮睛工程發起人,他在深圳創立了CEPA框架下內地港資醫院---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成為個吃螃蟹的人。對于患者關注的收費問題,他坦言將走高端路線,或按醫生等級來定診費。
毫不諱言高端收費
2006年底《〈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七》(CEPA)簽訂,CEPA在各方面積極鼓勵港澳臺胞進入內地設立醫療機構,例如允許港澳臺醫生免試于內地執業,和豁免醫療機構于內地的銷售稅。
“作為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會有風險。”林順潮坦言,這家全港資醫院投入為2億港元,折合1.6億元人民幣,大部分投資來自于他的同學以及家人。這家目前只限于眼科醫療服務的港資醫院面臨的將是未知但充滿挑戰性的前途。之所以砸下血本,是基于對前景的樂觀判斷,他認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并存的雙軌制醫療體系將是中國醫改的大勢所趨。
同有港方背景,這家位于福田車公廟盛唐大廈的醫院與港大深圳醫院截然不同的是收費,林順潮毫不諱言這家醫院的高端收費。據悉,同樣是白內障手術,深圳三甲醫院的收費在8000元左右,而該院則分為三個等級,若是內地醫生操刀,費用在萬元左右,若是港籍或者外籍醫生操刀,費用在1.5萬元左右,而若是林順潮本人主刀,費用則上浮到兩萬元。
并不擔心門庭冷落
而他并非個嘗試在深圳引入港式私家醫療的醫生,目前深圳已經有三家港人門診,而港人門診吳瑋診所因涉及在婦科、口腔科無注冊執業醫師,經營狀況較差,幾乎處于停業狀況等問題。
事實上,之前曾有其他港籍醫生吐槽遭遇水土不服,原因主要在于兩地就醫習慣不同,在香港私立醫院和私人診所提供高端醫療服務,而深圳的優質醫療資源則集中在公立醫院,對此林順潮表示并不擔心門庭冷落,他透露,中國目前正進入老齡化社會,青光眼和白內障的發病率升高,面對的患者人群在增加。此外,能夠承擔這種高端醫療服務的人群也在增加,同時內地的交通也變得便捷,高鐵線可以將多的患者送來深圳。他坦言,在香港行醫時,曾經有許多內地患者慕名前往,從此讓他嗅到了內地的商機。
該院將從下周一開始正式接診,林順潮透露,就診方式與香港醫院一樣,采取預約的方式。他本人每周二、四、六都將在深圳接待內地患者。和港人診所一樣,醫院也面臨藥物不足的問題,主要是由于許多眼科上使用的進口藥物在內地尚未注冊,因此無法合法銷售,對此,林順潮表示,若實在有需要用這些藥物,將安排病人到香港就醫。
姚曉明稱已申請到該醫院多點執業
對于這家醫院的進入,深圳眼科醫院姚曉明博士表示雙手歡迎,他透露,目前已經申請到這家醫院進行多點執業,希望能通過這種國際交流的模式,提高本地眼科診療水平。
說法
深圳市衛人委:監管上一視同仁
目前,除了已經開業了三家港人門診部,還有一家港人眼科門診部正在籌建中。市衛人委表示,港人來深辦醫院,衛生部門將提供全力支持,在選址上會有所傾斜,但是在監管上與深圳的醫療機構一視同仁。
焦點
收費貴在哪里?林順潮:醫生資源
目前,該院一共有十名醫生。其中一半來自內地,其余則是港籍和外籍醫生,門診量設定為每天400人次。今年年底,計劃再招募十名醫生。目前開放了30張病床,有五個手術室可以同時手術。患者可以選擇相應的醫生,診金和基礎檢查采取打包收費的方式,但具體價格因患者選擇的醫生而不同,林順潮透露,價格梯度在150元到1000元之間,相對而言,比在香港的價格便宜2-3成。
此外,特殊的檢查費用比深圳三甲醫院貴五成左右。他坦言主要貴在這里有優質的醫生資源,遇到疑難病例,將有國際顧問團進行視頻會議,拿出優質治療方案。他同時表示,由于內地稅率遠高于香港,醫院成本也會水漲船高,目前預期的虧損期為半年,如果盈利狀況好,將會鼓勵多香港醫生到深圳辦醫。他計劃今年在北京建立眼科中心,2014年在上海開第三所醫院。
采寫:南都記者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