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恩(Arcot Sadagopan Karthikeyan)來自印度,是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顧問醫師,在深圳工作了近兩年,剛剛入選福田區舉辦的“尋找福田國際好朋友”的人物征集活動。
成績 經驗豐富
卡夫恩醫生是小兒眼科專家,專治各類小兒眼疾、斜視及眼遺傳疾病。他在知名的斯坦利醫學院取得醫學學位,繼而在歷史悠久的金奈政府眼科醫院完成了碩士學位,并被評為住院醫生。2004年,他榮獲了格拉斯哥皇家內外科醫師學院院士職級。其后,他在尼泊爾藍毗尼眼科研究所擔任小兒眼科顧問醫師。
2014年冬天,當林順潮教授找到卡夫恩醫生,并詳細說明來意后,他欣然同意。希瑪林順潮的醫療團隊醫術高超熱心慈善活動,而他的專業正好是基因遺傳學和小兒眼科,中國兒童屈光不正等視力問題比較多,在中國他可以對基因遺傳問題進行好的研究。
不遺余力 熱心公益
卡夫恩醫生不僅有精湛的醫術,而且有一顆仁愛之心。來深圳前他曾積極參加各種義診以及多項國際眼科扶貧組織的義務工作。作為國際扶輪會藍毗尼區總監,他曾發起過扶輪視網膜母細胞救治項目,將籌集到的資金用于治療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兒童。
來中國以后,他繼續秉持博愛之心,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活動。他參與了“亮睛工程--先天性小兒白內障光明行”救治活動,帶頭成立了“國際特需門診”,為患者免費進行眼科專業檢查及詳細醫療指導。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吉林榆樹男童小碩事件。當時小碩兩眼嚴重受傷,右眼摘除,左眼完全失明。卡夫恩受林順潮教授委托,帶領專家團親赴吉林為小碩會診,雖然希望非常渺茫,但在由包括林順潮教授、卡夫恩等組成的專家組的努力下,經過4個多月堅持不懈的治療后,小碩終于重見了光明。卡夫恩醫生給小碩開了一份藥單,希望對小碩的左眼進行局部用藥,“如果長春買不到藥的話,我們會從深圳郵寄過來!”卡夫恩醫生細心叮囑小碩的家人。
童真未泯,深受患者喜愛
卡夫恩有個愛好--收藏玩偶,家里和診療室里他都有擺放。“每一個玩偶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孩子們喜歡看著玩偶,我喜歡看著孩子們”,卡夫恩的笑容充滿慈愛。
可能是和孩子接觸多了,卡夫恩看起來十分溫和,說話的語氣也十分親切。“他經常看一個病人就要花一個小時,很多想看他的病人都要排隊好長時間。”卡夫恩的同事微笑著向記者“抱怨”,“但孩子和家長都很喜歡他。”有一次做完手術以后,小患者躺在病床上向他招手,他以為小朋友有話對他說,就把耳朵湊過去了,沒想到那個孩子一下抱住了他,這讓他又驚喜又感動。還有一次,小朋友來看病的時候穿得特別漂亮,孩子的媽媽說她特意穿了新衣服來見卡夫恩醫生。
喜歡友好樂觀的福田人
卡夫恩清楚地記得,來深圳已經1年8個月了。雖然他的漢語還不流利,不過“眼科專業漢語我已經學得很好了,看病時可以和病人很好地溝通。”
現在他和妻子住在離醫院不遠的公寓里,兩處步行只要15分鐘。“我很享受這15分鐘的時間。”一路上,他可以看到成群嬉鬧的孩子,跳廣場舞的大媽,還有步履匆匆的行人。“深圳人大部分都是瘦子。”他覺得這是因為深圳健康的飲食習慣,深圳的食物大都是蒸煮,油炸類的不多。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卡夫恩也開始注重自己的體型,他甚至還開始定期去健身房鍛煉。“我想讓我的身體健康。”
卡夫恩夫婦非常喜歡福田人。他覺得福田人喜歡幫助別人,特別友好。有一次他的妻子出門逛街迷路了,由于當時患者很多,他沒法給妻子打電話。后來妻子告訴他,路人幫她打開英文地圖,有個人為了給她指路甚至專門走了很遠的路,這讓夫妻二人十分感動。福田人素質也很高,每次幫患者清洗完眼睛,都會聽到“謝謝”,這讓卡夫恩覺得很溫暖。福田人也特別樂觀,他常常看到人們的臉上都掛著笑容,看到他們的笑臉卡夫恩的心情也變得非常好。
【深圳商報】鏈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6-08/10/content_3591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