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開中文大學后,先在深圳開眼科醫院,繼而在香港開眼科中心,為甚么會作此安排?」
「當時離開大學其實是很大的考慮,因為當時在大學和香港眼科醫院的工作已駕輕就熟,一直工作下去的話,穩定性高,風險低。相反,在國內開一家醫院,要過很多關卡,困難很大,不肯定的事情也多。」
(林順潮教授)
人大光環「不夠照」
他并不是太喜歡挑戰這些關卡,但當時考慮到,他在國內做扶貧的眼科工作已有多年,應該從偏遠地區正式走進城市,接觸多不同的病人。除下大學的光環,他頭上仍有全國人大的光環,不過,深圳的醫院仍是一起步便比預期緩慢。于是他先在香港開設眼科中心,然后逐步解決深圳眼科醫院的問題。
「即使(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開業后,也要面對很多實際的問題,因為國內的勞工、醫療保險和香港都不同,在國內經營醫院其實比在香港收入少,但成本卻較高,還要面對『醫鬧』(指借醫療糾紛搞事而獲得利益)等風險。幸好國內的醫療逐步走向公、私營雙線發展,前景還是樂觀的。」
他也一直雙線發展,在香港的眼科中心上月由中環開進元朗,而北京的眼科醫院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就可開業。「北京我或許未必每天都上去,但只要有足夠的醫生,有同等級數的儀器,同樣嚴謹的操作程序,提供高質素的醫療沒有問題。」眼科中有一種病叫「青光眼」,病征之一是視野收窄,后只余下如一條管道般狹窄的視野,再下去便失明。林順潮認為,心態上的「青光眼」也很危險,因此他離開大學后,一直致力維持在國際上的地位。
2015年,他接任亞太眼科醫學院(APAO)會長,并擔任亞太眼科醫學雜志總編輯。這是APAO成立57年來,由中國人擔任會長。APAO是世界的區域性學術組織,宗旨之一是推動國際化眼科教育,他接任后強化互聯網教育平臺。「有些外國的眼科醫生,會在平臺上分享他們的手術片段,其他醫生便可立即看到。又或一些眼科的檢查照片,現在清晰度很高,也會在平臺上分享,討論根據照片應怎樣斷癥和治療。」
小斌斌學習多種樂器
這幾年,提到林順潮,都會聯想到「小斌斌」。2013年,山西6歲男童小斌斌(郭斌)雙眼慘遭強行挖走,經當地醫院治療后,轉到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植入義眼,現正等待一兩年后,年紀再大些,嘗試讓他使用盲人導航儀生活。
「他現在上學啦!」林順潮高興地說:「他和家人已遷離了山西,在武漢居住,家人開了家小商店,他正在上武漢盲校二年級,剛剛考試是班級第二名,而且非常喜歡音樂,已經學習了葫蘆絲、陶笛和貝斯等多種樂器。他間中會來深圳復診。除了義眼,小斌斌本身有兔唇裂顎,去年8月我們也聯絡了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免費為他做了修補手術,很『靚仔』。他年紀小,但心智成熟,樂天知命,我和他保持一年通幾次電話,新年時還拜了年呢。」
醫學構思 曾遭質疑
回想當初出手幫助小斌斌,其實也引起過一些風波,既有人質疑他醫學上的構思,也有人質疑他的動機。林順潮看著打印出來的小斌斌照片,只是淡淡地說:「沒甚么,他們那時不了解罷了。始終在新的科技方面,內地正大踏步向前,我也有向他們解釋溝通,現在甚么質疑都沒有了。」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醫生指導小斌斌使用導盲儀)
閑時看國際新聞
日間見的是眼科病人,晚上見的是太太和子女,到子女都入睡后,林順潮卻喜歡看國際局勢。「有些事情是很明顯的,為甚么許多國家興建人工島都沒有人反對,中國的南海人工島礁就受到抨擊?為甚么美國的戰艦隨便可駛進哪個海域?美國做很多事,占用了很多人類共有的資源,但其他國家卻資源不足,是否公平?」
這些問題在他心中已有答案,但他還是建議香港人自己去看。「可惜現在香港的電視,除了新聞,并沒有太多分析國際時事局勢的節目。我有時看澳門的電視節目,有關國際局勢的信息和分析都比香港多。」
都市日報鏈接:http://www.metrohk.com.hk/pda/pda_detail.php?section=daily&id=3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