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對于年老體弱的老年朋友們來說,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情況非常常見,往往一種疾病還沒有得到妥善的治療另一種疾病又找上門了。比如白內障到了晚期有誘發青光眼的風險,而做了青光眼手術的患者,發生白內障的幾率也比正常人要高。那么如果老年人同時患有青光眼和白內障,又該如何治療呢?
白內障和青光眼,往往同時來襲
白內障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晶體會逐漸增厚、直徑增大,直徑增大會導致晶體與眼睛的其它組織至今的縫隙變小,而同時變厚的晶體也讓它向前移動,這樣一來前房變淺,房水流通受阻,將增加閉角型青光眼發生的機會。
而發生青光眼后,會損傷晶體的上皮細胞,引發白內障。另外病人在接受青光眼激光治療或手術后,由于手術影響眼內環境,亦有可能促進白內障形成,或令白內障發生惡化。
由此可見,白內障和青光眼真是一對“難兄難弟”。因此白內障或者是青光眼患者們可要當心了,雖然現在你身上只存在它們當中的一種,但說不定啥時候就兩個都出現了。
由于白內障和青光眼之間的緊密影響,在不同類型的青光眼手術的治療當中,白內障手術對于青光眼的治療能夠起到幫助作用。甚至很多時候單純的白內障手術就可以改善青光的問題。
根據病程不同青光眼可分為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而根據是否有其它誘發疾病又可分為原發性青光眼和繼發性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視神經破壞尚不嚴重時進行白內障手術
急性青光眼是因為眼壓急劇升高,病人會有眼痛、眼脹、視力下降、頭痛等一系列不適癥狀。 如果在病人視神經破壞尚不嚴重的時就進行白內障手術,換一個體積小、薄的人工晶體,讓房水可以流出,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
慢性青光眼:白內障手術可增加房角開闊程度,改善眼壓
與急性青光眼相比,慢性青光眼的病人不會感覺到有明顯的不適癥狀,但是視神經卻不斷受到損傷,如果能盡早接受白內障手術,幫助擴寬房水的流通通道,也可以起到降低眼壓的作用。
白內障和青光眼引起的視功能損傷后果較為嚴重,防盲必須強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治療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壓,減少眼組織損害,保護視功能。不論何種眼病,眼睛不適之后都應該盡快到醫院檢查就診,不要拖延治療,這樣只會加大治療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