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和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都與年齡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它們表現出的癥狀有一些相似之處,因此很多老年朋友難以分清楚。如果錯把老年性白內障當成是老花眼,那么后果可不是一般的嚴重。
老年性白內障與老花眼的本質區別
白內障是一種眼疾,而老花眼則是正常生理現象。
老年性白內障,指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導致的晶狀體的混濁和透明性的下降,因此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因為混濁的晶狀體遮擋了部分光線的進入。
而老花眼則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而產生的生理變化,看近不清,看遠無明顯影響。無論本身有沒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都會出現老花的情況。
白內障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從危害上來說,白內障的危害遠大于老花眼。
白內障和老花眼癥狀,不容混淆
眼睛看近物時,需要通過調節改變屈光力,這種調節功能是晶狀體在睫狀肌的作用下,通過改變厚薄程度,使焦點正好落在視網膜上來實現的。隨著年齡增加,晶狀體逐漸硬化、睫狀肌功能衰退,這種調節逐漸困難而出現近視力模糊,并有眼脹、頭痛等癥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老花眼。
老花眼一般發生在45歲以后,但只需在眼前加適當的凸透鏡(即通常說的老花鏡片)就可看清近物。
而老年性白內障是衰老引起的晶狀體混濁遮擋了視線,一般沒有其他眼部癥狀伴隨。
老年性白內障分初發期、膨脹期(未熟期)、成熟期、過熟期。
膨脹期晶狀體皮質因為吸收水分而膨脹,前面的虹膜組織會被往前推,前房變淺,房水流出受阻,這時容易發生急性閉角性青光眼,出現患眼紅痛、視力急劇下降、惡心嘔吐等癥狀。
在白內障的過熟期,晶狀體皮質分解液化滲出到前房,會引起過敏性葡萄膜炎或晶溶性青光眼等并發癥。
白內障手術方法較多,目前以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為主流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