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老花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事。隨著年紀的增長,晶狀體開始老化和硬化,彈性逐漸減低,失去調節的能力,在看近處的景物時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后而非視網膜上,產生模糊的影像。因此患有老花眼的人遠視視力正常,但在近看時需要戴上老花鏡。
一般來說,老花會在四十歲左右開始出現,每五年加深約五十度,到六十歲左右開始穩定下來。但有些歲數大的老花患者發現不知何時開始,不需要花鏡也能看書看報了。困擾了自己數十年的老花突然消失不見,老人一般會非常高興,還以為是自己保養得當讓眼睛“返老回童”了。
不是要給大家潑冷水,實在是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是另一種嚴重眼疾的早期癥狀,如未能及時發現將它揪出來,有可能會讓你失明。
老花眼忽然變好有可能是白內障先兆
可以肯定的是,花眼是不可能自行好轉或消失的, 眼肌功能衰退后是不會自動的。老花眼自動消失現象,很多出現在“白內障”患者身上。
在白內障早期,由于晶狀體的密度增加,逐漸變渾濁,使得眼球的屈光狀態緩慢地向“近視”轉變。老花鏡是用“凸透鏡”矯正,而近視鏡是用“凹透鏡”矯正。兩者一疊加,就表現為花眼的鏡片度數降低或消失。這樣的人一般看近處比以前清楚了,看遠處不清楚。
但是隨著白內障的發展,這種情況會消失,終無論看遠還是看近,都模糊不清。當白內障完全成熟,可能啥都看不到了。
所以一旦自己或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出現老花眼不花的現象,先別高興太早,好快去專業眼科醫院確診是否為白內障或是其他疾病,盡早治療。如今白內障手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病人如果感到生活質量受白內障影響便可以考慮手術,而無需再等待白內障“成熟”才做。
預防白內障,日常生活中應這樣保護眼睛
1、適當增加營養,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維生素量多的食物,如色澤深綠的菠菜、綠色花椰菜、芥藍等,以及含特定抗氧化劑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能保護眼睛免于陽光紫外線的損害。
2、防止紫外線的照射,太陽光強烈時出門可戴防紫外線的墨鏡,在烈日下,老人好少出門。
3、糖尿病等慢性病會加速白內障的發生,因此對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患者應及時治療,積極控制病情,可延緩白內障發生。
4、平時注意保養眼睛,看書寫字、看電視時間適當控制,每隔1-2小時到戶外活動,適時注意讓眼睛休息一會兒,不在暗處看書,如有遠視、近視或散光等屈光不正現象,應到醫院檢查驗光或到正規專業眼鏡店,配戴合適的眼鏡,以避免發生眼疲勞癥。切忌隨便到小攤上或不正規的眼鏡店里,不經過正確驗光,隨意買一副眼鏡戴上,這將給眼睛帶來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