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第四屆北京協和醫院眼科高峰論壇暨首屆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辦,邀請了國內外眼科各專業領域的專家教授參與支持。
本次論壇通過各種形式,交流目前眼科領域先進的學術研究成果,使與會者在新知識、新技術及新經驗等方面獲得了切實有效的收獲。
在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專題會場中,我院院長林順潮作為論壇嘉賓上臺講述了以“黃斑裂孔手術新發展”為題的學術報告。
林順潮院長上臺進行課題報告
黃斑裂孔一直以來都是眼科學術界討論的一個重要課題。林院長表示,目前黃斑裂孔手術較新的發展,一個就是在手術前的眼底檢查,OCT發揮了很大作用(運用OCT成像檢測,能夠清楚的查看到裂孔大小等方方面面);再一個就是手術所使用的儀器越來越精密。
林順潮院長進行主題詳解
林院長說:“進行黃斑裂孔手術,一定要先把黃斑前膜剝干凈,這樣手術的成功率會比較高,術后也不容易復發。目前剝膜主要用的ICG技術,但研究證實, ICG對視神經有影響,因此不提倡使用。目前要努力的就是尋找安全無害的技術來替代。“
“手術后注意不要平躺,站或者坐可以,好就是趴。手術后的一天趴著沒問題,其他時候就沒什么問題了,一般需要維持一周,主要看裂孔的位置。”林院長補充道:“腰椎不好、頸椎不好的病患并不是說就不適合做黃斑孔手術,主要還是看各項檢查數據,合格就可以做。”
他后強調:“黃斑裂孔手術要越早做越好,除了少部分疑難性黃斑裂孔,一般做黃斑裂孔手術,黃斑功能的幾率超90%。”
林順潮
林順潮教授是國際知名眼科教授,被視為亞太眼科界主要領軍人之一。連續2次入選世界眼科界100位影響力人物,擅長治療眼科全科疑難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