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人上了年紀就自然會花眼。可是,有些人在40-50歲時,閱讀時需要戴老花鏡,而隨著年齡增加,到60-70歲反而不需要花鏡也能看書看報了。一般來說,這時候患者會非常高興,認為是我越來越年輕了,老花眼沒有了,說明眼睛很健康。真的是這樣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老花眼,醫學上稱為“老視”,是由于年齡增加而導致的眼內睫狀肌功能的衰退,進而造成的人眼調節能力的下降,終消失。通俗的講,眼睛好比是一架全自動照相機,老花眼就是指,這個照相機的自動調焦能力減退直至消失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表現為看近不清楚,需要戴老花鏡。
眼科醫生稱,老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并不是一種疾病,而且每個都會出現。人不能返老還童,眼肌功能衰退了,是不會自動的。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花眼是不可能自行好轉或消失的。老花眼消失?白內障來了!但是,我們見到的自覺“老花眼消失”的人是怎么回事呢?
老花眼消失是怎么回事?
經過檢查,有這樣現象的人,一般都是得了“白內障”的患者。在白內障早期,由于晶狀體的密度增加,逐漸變渾濁,使得眼球的屈光狀態緩慢地向“近視”轉變。老花鏡是用“凸透鏡”矯正,而近視鏡是用“凹透鏡”矯正。兩者一疊加,就表現為花眼的鏡片度數降低或消失了。
老花眼消失有可能是患上了白內障
白內障早期,有些患者表現為“老花眼”減輕或消失,看近處比以前清楚了。但是,這樣的人一般看遠處就不太清楚了。隨著疾病的逐漸發展,就會變得看近、看遠都不清晰了。所以,一般來說,凡是有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出現,就要警惕是否患有某些疾病。
在臨床上很多一些老花眼突然消失的患者是因為患上了白內障,白內障是致盲性眼疾,所以當老花眼突然消失,應及時就醫。一旦確診患上了白內障應定期檢查視力積極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