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中有個類似照相機鏡頭的透明結構叫“晶狀體”。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逐漸老化、混濁,形成白內障,早期會影響患者視力,晚期可能會導致失明,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面將從預防、治療、三個方面給出具體指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內障預防是關鍵
1、光線強,外出要戴墨鏡
臨床試驗已證實,高原地區及陽光輻射強的地區,白內障相對高發。這是因為紫外線照射過多可影響晶狀體的氧化-還原過程,使晶狀體蛋白質發生變性、混濁,形成白內障。太陽光紫外線照射時間越長,患白內障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老年人在太陽光強烈時出門要戴太陽鏡。
2、別讓身體脫了水
人體脫水時,體內液體代謝紊亂,會產生一些異常的化學物質損害晶狀體,導致白內障發生,而對已經患上白內障的人,脫水可使病情加劇。因此,平時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當遇到腹瀉、嘔吐、大量出汗等脫水狀態時,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
3、多攝入維生素
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約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隨著年齡增長,營養吸收功能與代謝機能逐漸減退,晶狀體營養不良,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狀體變性,導致白內障發生。老年人的飲食要均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梢远喑蕴O果、香蕉、番茄等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水果,菠菜、青菜、西蘭花等深綠色系蔬菜及魚類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有助延緩眼睛老化。
4、別等用眼累了才休息
過度用眼會讓眼睛提前老化,發生白內障。用眼重要的是注意勞逸結合,切忌一整天盯著電腦看??礀|西超過一個小時就應該休息10~15分鐘。做套眼保健操或看看窗外的綠樹及遠物。
5、控好糖尿病等慢性病
正常情況下晶狀體通過囊膜吸收房水中的營養物質并排出代謝產物。當體內血糖過高時,晶狀體滲透壓升高,吸收水分而腫脹;加之蛋白質合成發生障礙,終導致晶狀體混濁,長期慢性高血糖得不到控制,久而久之引起白內障。因此,控好血糖能延緩白內障的發生。此外,還有一些疾病如高血壓、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也會引起白內障,要積極控制好這些原發病。
6、視力減退要及時檢查
老年人得了白內障顯著的表現就是視力下降,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癥狀,比如:原來因為老花眼,看遠正常、看近看不清楚,可得了白內障后,老花眼好了,看近清楚了,看遠不清楚了;還有的老年人看東西出現重影的現象,即復視;也有的老年人覺得看東西像一層霧一樣,但是在光線強的情況下,視物極模糊,甚至分辨不清對面熟人的臉;再就是夜間視力有問題,夜間光線暗的時候,感覺對面打過來車燈異常耀眼,周圍景物無法分辨。這些都是白內障的早期表現,一旦出現上述不適,要及時就醫。
別指望用藥治好白內障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眼藥水、口服藥及中藥制劑聲稱能治療白內障,但通過臨床觀察,其作用并不很可靠。很多人花了不少錢買藥,但效果并不理想,并且長期使用眼藥水弊多利少,其中的防腐劑還會對眼睛產生副作用。目前來看,手術才是治療白內障有效的方法,通過手術可以將混濁的晶狀體摘除,并再植入新的人工晶狀體。即使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只要把血壓、心功能、血糖等控制在相對正常的范圍內,同樣可以接受手術。
白內障不能等熟了再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醫療水平和醫療設備受限,白內障手術需要剝離晶體,如果硬一點、“熟”一點(指晶狀體基本上混濁了),剝起來會容易。但隨著白內障手術的成熟,如今的白內障手術已經不需要等到白內障成熟了才能做,而是影響了日常視力,且符合手術標準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手術了。
白內障長得越熟越硬,對視力的影響越大,還可能誘發其它眼病,手術風險也越大,所以白內障手術要早一點做為好,一旦影響生活,就應該接受白內障手術了。一般的標準是,白內障患者視力降低到0.3~0.5,就應該手術。也有一些特殊要求的病人,雖然視力比0.5要好,但白內障的程度已經影響工作、學習、駕駛汽車等日常行為,也應該及早接受手術。
別因為年齡大放棄手術
白內障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應該做,如果患者一般情況好,不管是60歲還是90歲都應該做手術,因為隨著發病時間越長,晶狀體過度老化,還會產生青光眼和發炎。甚至有些人在白內障早期,由于病情突然加速,也會繼發青光眼,由于起病很急,一夜之間就可以造成失明,此時再想做白內障手術,已經來不及了。因此,白內障手術是否能做要全面評估,不要單純從年齡上判斷。